座座军营纳贤才,军旅美术知多少?
自2018年起,我国军队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就备受军内外关注。热度持续走高,招考数量、报考人数接连创下新高,参加面试人数、承考单位数量、考务人员数量也刷新纪录。历时2年时间,数万名考生在全国各地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的考场上,为“孔雀蓝”梦想展开角逐、接受选拔。小伙伴们,如果你是要准备报考军队文职美术学科工作岗位,那么你一定要知道:军队文职美术学科在考查中国美术史内容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加入了军旅美术的发展历程。为了让大家在考场上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接下来华图教育就位大家来进行梳理。
一、军旅题材历史溯源
军事题材是我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起到了记录历史,鼓舞士气的作用。我国自古代以来,充满智慧的民族文化艺术为我们留下了一批军事题材中国画的经典之作,成为了历史上军事题材美术作品的宝贵财富。近代的内忧外患,一大批美术作品热情地讴歌了爱国主义情怀,鼓舞了士气。建国后,我国大部分重要的大型美术创作都是军旅美术作品,更凸显出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在和平时代的背景之下,有关军事题材的美术创作也走向了新的阶段,同时也迎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军旅题材考点分析
在军队文职美术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过程中,考纲明确指出需要了解、建国后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军旅美术以及十八大以来的军旅美术。那么我们究竟需要了解哪些军旅艺术家及军旅美术作品呢?我们依照考纲将知识分为3个部分:
(一)建国后的军旅艺术家及军旅美术作品
建国后的革命历史画创作高峰,记录了革命年代的艰苦岁月和丰功伟绩。这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艺术家社会责任感和觉悟的体现,革命历史题材的宏大创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他于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画,描绘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为董希文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翻开了新中国美术的第一页篇章。《艰苦岁月》生动塑造了艰苦斗争环境中的红军战士信念坚定,开朗豁达的光辉形象。成功地通过老战士吹笛子,小战士偎依身旁倾听的造型、体现出艰苦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还有很多的代表人物,笔者就以表格的形式给大家来进行展示:
代表人物 | 代表作品 |
王式廓 | 油画《参军》《井冈山会师》《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大型素描《血衣》 |
詹建俊 | 《狼牙山五壮士》、《高原的歌》、《潮》 |
罗工柳 | 《地道战》和《整风报告》 |
何孔德 | 《古田会议》、《出击之前》 |
蔡亮 | 《贫农的儿子》、《井冈山会师》 |
侯一民 | 《刘少奇与安源矿工》 |
冯法祀 | 《刘胡兰》 |
陈逸飞 | 《占领总统府》、《红旗之一》 |
黎冰鸿 | 《南昌起义》 |
李宗津 | 《飞夺泸定桥》 |
艾中信 | 《红军过雪山》 |
…… |